干细胞可改善新冠患者预后,助力“长新冠”的康复-行业动态-泓信生物——汇聚有生命力的未来
  • 免费咨询电话
    400-999-2999

干细胞可改善新冠患者预后,助力“长新冠”的康复

时间:2023-07-27

A-

A+

新冠肺炎如今仍在全球肆虐,科研工作者们一直共同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凭借着其免疫调节机制、抗炎作用、修复受损组织以及抗凋亡等,成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新选择。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缓长新冠的新希望。日本九州再生医学特别委员会批准一项关于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方案。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初次爆发至今,新冠仍在全球肆虐,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多项研究表明,新冠不只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而是会影响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包括胃肠道、心血管、大脑和神经系统等。

近日,相信大部分人已经过“阳康”,逐渐回归了往日的生活。但仍然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状态,“阳康”之后大多数人仍旧感觉十分疲劳、呼吸困难、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反应迟钝等。现阶段,大家十分担心这种不舒服的症状要持续多久?简而言之,是担心阳过之后的“长新冠”。

1、什么是长新冠?

世卫组织(WHO)在官方声明中称,新冠长期症状,就是新冠后遗症。据世卫组织2021年10月公布的临床定义,这种症状通常发生在已确诊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通常“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症状持续至少 2 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解释”。最为常见的是持续咳嗽、疲劳、呼吸急促和睡眠障碍或失眠等。世卫组织估计大约 10-20% 的急性新冠感染患者在感染后会有数周至数月的残留症状。

2、长新冠比例有多高?

医学顶刊JAMA上的一篇名为《Estimated Global Proportions of Individuals With Persistent Fatigue, Cognitive, and Respiratory Symptom Clusters Following Symptomatic COVID-19 in 2020 and 2021》的研究文章给出答案。这项研究是由WHO牵头以及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汇集了54项研究和2个医疗数据库,涵盖了120万名新冠感染者的多项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在感染新冠的3个月后,有6.2%仍存在至少一种症状;到感染的1年后,有0.9%还在经历长新冠。

感染后最为常见的症状有三种:约3.2%存在持续疲劳,并伴随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3.7%的具有持续的呼吸道问题,主要症状为呼吸急促和持续咳嗽;还有2.2%的出现认知问题,容易健忘或注意力难以集中。

3、“长新冠”到底有多可怕?

2021年8月《自然》期刊旗下的《科学报告》刊登了一篇名为《超过50种新冠肺炎长期影响: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共确认了55种长期症状,其中,最常见的5种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和呼吸困难(24%)、嗅觉失灵(21%)、咳嗽(19%)等。肺部CT异常也很常见,35%的患者在首次肺部CT扫描60至100天后,肺部CT显示仍有异常。此外,还有约10%的出院患者出现了胸痛、恶心、记忆丧失、耳鸣等症状。

2021年,中国《医学前沿》期刊刊登了武汉协和医院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新冠肺炎确诊1年后的后遗症评估》。重点研究新冠肺炎对于非重症患者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即使是新冠肺炎的非重症患者,在确诊后近三分之一的非重症病例存在睡眠困难、呼吸急促、乏力和关节疼痛症状,是最常见的后遗症。

4、干细胞治疗新冠的重要作用

免疫调节:干细胞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干细胞疗法可以防止免疫系统释放细胞因子,并通过干细胞的修复特性促进内源性修复,这是干细胞疗法可以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基础原理。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可以帮助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以一种更缓和的姿态来处理新冠病毒的感染,从而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死亡率。

再生修复:除了调节免疫,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肺损伤和修复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向多种间充质系列细胞(如成骨、成软骨及成脂肪细胞等)或非间充质系列细胞分化,并具有独特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可归巢至肺部,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协同抗病毒效应:MSC能够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菌肽,如Hcap-18、LCN-2、LL-37,它参与了体外和体内的细菌清除。

抗凋亡效应:MSCs具有抗凋亡活性,它们通过分泌多种抗凋亡因子,上调DNA修复机制、下调线粒体死亡信号活性、平衡抗氧化剂和氧化剂分子的氧化水平,以及调节促凋亡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活性。

5、干细胞让新冠治疗成为可能

王福生院士团队于2022年1月发表在《eBioMedicine》杂志上的《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eatment for severe COVID-19: 1-year follow-up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为我们带来了全球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严重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王福生院士及其团队在长达1年的随访时间内每隔3个月会对100名患者进行一次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和安慰剂组相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全肺病变体积改善了10.8%,并且在随访的每个节点,均显示出干细胞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的治疗效果。

2020年3月,赵春华团队在 Aging and Disease 期刊发表一篇名为《Transplantation of ACE2-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s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Pneumonia》的论文。本研究对7例入选患者在 MSC 注射后14天的临床结果、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间充质干细胞可治愈或显著改善7例患者的功能结局,无明显不良反应。7例患者在 MSC 移植后2天内肺功能和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MSC 治疗组 TNF-α 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此外,基因表达谱显示间充质干细胞为 ACE2-和 TMPRSS2-,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没有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1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赵春华团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金荣华团队及美国Versiti血液研究所 Yan-Qing Ma 等,在 Cell Research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improves outcome of COVID-19 patients via multiple immunomodulatory mechanisms 》的研究论文。

脐带来源的 MSC 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症状缓解所需时间较短。胸部图像显示使用 MSCs 治疗的重症和危重患者在第7天和第21天均有改善。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可降低 C反应蛋白、促炎细胞因子和嗜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的水平,并促进 SARS-CoV-2特异性抗体的维持。

新冠肺炎如今仍在全球肆虐,科研工作者们一直共同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凭借着其免疫调节机制、抗炎作用、修复受损组织以及抗凋亡等,成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新选择。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缓长新冠的新希望。日本九州再生医学特别委员会批准一项关于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方案。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干细胞能为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同时在长新冠的康复上发挥作用。

泓信生物倡导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存疑,请发送邮件至hx@hxgxb.com,我们会及时与您沟通处理。本站内容及图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为盈利且不作为诊断、医疗根据。